前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针对近期在全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釆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实抓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体育社会科学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按“党政齐抓共管、网格协同联动、师生全面覆盖、家校密切配合”的指导思想,成立了体育社会科学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院的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努力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日常、做到个人、做到心里,切实确保学院师生安全,促进和维护学校稳定。
体育社会科学学院生源分布广,跨区域返校人数多,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充分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其中疫情知识学习培训工作就是其中重要一环,做好此项工作将为开工复学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为切实做好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将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全方位落实、落细、落小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本学习培训知识手册涉及新型冠状病毒及应知应会相关基础知识、学院师生返校、开学和在校期间防控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谨以此作为开学前和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学习培训必备的“口袋书”。
2020年3月20日
第一期新型冠状病毒及应知应会相关基础知识
一、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是一大类可以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单链 RNA 病毒,可分为α、β、γ、δ四个属,其中β属冠状病毒又可分为 A、B、C、D 四个独立的亚群。
冠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一般为60~160nm(新型冠状病毒直径 60~140nm),由于包膜上有多种蛋白即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形态似皇冠状,被称为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RNA 是 RNA 病毒核酸链中最长的一种,具有正链 RNA 特有的重要结构特征,自身可以发挥蛋白质翻译模板作用。由于在复制过程中 RNA 聚合酶缺少校正的功能,该病毒在自然界中发生重组和变异的概率较高,出现新毒株的概率较高。变异的病毒抗原性也发生了变化,给疫苗的研制造成困难。冠状病毒可以通过表面刺突蛋白和/或血凝素- 酯酶蛋白来识别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从而牢牢地“抓住”细胞,开始侵袭。其中,刺突糖蛋白有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结合的位点,也是人类研究预防疫苗的靶位。
冠状病毒的动物宿主广泛,目前发现的有蝙蝠、鼠类、家禽和家畜等,其中蝙蝠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多数冠状病毒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α和β冠状病毒主要引起人和哺乳动物感染,γ和δ冠状病毒主要感染鸟类。
冠状病毒最早在禽类中发现,后在人类有感冒症状的患者中被检出。目前已知有7种冠状病毒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中3种可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道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另外4种可引起人类普通感冒、咽喉炎或成人腹泻:HCoV-229E、HCoV-NL63、HCoV-HKU1、HCoV-OC43。
SARS-CoV、MERS-CoV 与新型冠状病毒,这三种病毒均与经典冠状病毒形态结构相似,均属于冠状病毒β属,都是人兽共患病毒,都可引起人类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道疾病。
SARS-CoV 可能来源于蝙蝠,而果子狸可能是中间宿主。MERS-CoV 由骆驼传染给人类。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穿山甲,但具体的中间宿主尚未明确。
SARS-CoV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有消化道传播的可能。MERS-CoV 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主要为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
SARS早期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到进展期发热和感染症状持续存在,肺部病变加重,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少数病人会因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生命。MERS 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等,随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部分还会有腹泻、呕吐等症状,重症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此次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对于它的病毒特性、致病机制、药物研究等都几乎是从零开始。自疫情暴发以来,通过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斗,我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新型冠状病毒识别的细胞受体主要在支气管上皮和人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这也是引起呼吸道症状的主要原因。此外,最新研究发现,该病毒的受体在心脏、肾脏、食管、回肠等器官组织有表达,这些器官组织都有可能成为病毒攻击的靶器官。
二、新型冠状病毒
2019年12月在武汉相继发现不明病因的感染性肺炎患 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体温≥38℃、干咳、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流行病学溯源发现其可能与当地某海鲜和野生动物市场有关,进一步病原学研究证实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称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病毒基因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与2003年引起SARS的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同源性达 79.5% 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该病毒所致疾病称为 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该病毒所致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统一为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病原携带者以及感染的动物。
病毒学研究发现蝙蝠可携带大量冠状病毒。中华菊头蝠中
分离的一株冠状病毒在全基因水平上与新型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 96.2%,提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首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多有武汉某海鲜市场野生动物暴露史,推测竹鼠、獾、狸、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成为最初的传染源。随后陆续发现仅有与患者接触而没有野生动物暴露史的感染者,此后的疫情主要是由人际传播扩散,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主要传染源。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道和眼结膜是病毒的主要入侵途径。目前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
(一)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者黏膜表面。
(二)接触传播:在接触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后触碰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等部位导致病毒传播。
(三)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如医疗场所。
五、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群易感性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对该传染病病原体均具有易感性。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新现病原,人群普遍没有特异性免疫力,因而有极高的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
传染病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是指人体在感染以后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是对密切接触者确定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检疫时长的最重要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据此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 14 天。
七、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暴露者与密切接触者
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暴露者(简称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简称密切接触者)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见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部分)症状出现前 2 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1 米内)的人员,具体接触情形如下:
(一)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二)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三)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及乘务人员。不同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判定方法参见本部分附 1。
(四)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附1: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判定指引
1. 飞机
(1)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病例座位的同排左右三个座位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其他同航班乘客作为一般接触者。
(2)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舱内所有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 铁路旅客列车
(1)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例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
(2)乘坐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病例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以及为该区域服务的乘务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3. 汽车
(1)乘坐全密封空调客车时,与病例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
(2)乘坐通风的普通客车时,与病例同车前后 3 排座位的乘客和驾乘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4. 轮船
(1)与病例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2)如与病例接触期间,病人有高热、打喷嚏、咳嗽、呕吐等剧烈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均应作为密切接触者。
八、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ic infection)指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主要通过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隐蔽性强,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
九、新型冠状病毒与超级传播者
超级传播者(super-spreader)是一个流行病学专业术语,一般指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感染者。与普通感染者相比,超级传播者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可在短期内造成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感染。超级传播者的出现与群体的免疫状态、病毒载量、病毒毒力、患者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合并感染以及接触者的防护措施等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超级传播者,尚无系统的流行病学证据。2020年2月12日有报道一名英国人在新加坡感染后又去了法国和英国,传染了至少11个人。
十、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衣物、水体环境中的存活期
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外的存活与多种因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飞沫中存活,但不能单独在空气中长期存在。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阴冷环境可存活约48小时,环境温度越高病毒存活时间越短,常温空气中约2小时毒力即显著减低。
目前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相对有限,对其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它的“亲戚”SARS-CoV 和 MERS-CoV 的研究。SARS-CoV 在模拟污染的土壤、滤纸片、棉布片上可存活4-6小时,而在模拟污染的光滑玻璃片、不锈钢片和塑料片上至少可以存活2天,在污染的自来水中2天后仍能保持较强的感染性。
十一、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人传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符合人-人传播特征,可通过社区聚集、家庭聚集快速播散。从家族聚集感染的多个患者分离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一致,提示为同一来源。
十二、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致病力和基本传染数
新型冠状病毒抵抗力弱。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病毒。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日常可用84消毒液、漂白粉和75%乙醇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较强,尽管多数COVID-19患者呈轻症过程,表现为低热、轻度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但部分感染者会表现出重症,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感染性休克、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等,重症和死亡率低于 SARS。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病例主要是这些高危人群。截至2020年2月21日公布数据,湖北省以外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约为 0.68%,远低于SARS(9.6%)和 MERS(34.4%)。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约为3.21%,这个数值可能并不是实际情况,因为疫情高峰期武汉医疗资源紧缺,有大量感染者未及时纳入诊断数据。
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是指流行病学上,在没有干预和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患有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数量的平均数。R0的数字愈大,代表传染性越强,则该传染病的控制愈难。2003年暴发的SARS R0为2-4,麻疹为12-18,而The Lancet 文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R0为3.8。
十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乙类传染病却按照甲类传染病管控的原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定为乙类传染病,但由于其疫情的严重性和诸多不确定性,实施甲类传染病管控,包括强制隔离、强制治疗和封锁疫区等严厉措施,疫情上报和公布也更迅速。
十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趋势判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诊断方法还不够完善,也没有疫 苗和特异性药物治疗,所以暂时无法准确判断其流行趋势。但作为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在的流行趋势不外乎以下三种可能:
(一)使用公共卫生手段成功控制病毒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2003年暴发的SARS有类似之处,病原都是冠状病毒。我国及国际卫生防疫机构通过多种公共卫生手段有效控制了SARS-CoV的传播,到2004年以后疫情基本消失了。如今,SARS病毒依然在动物身上存在,但没有传染给人类的报道。
(二)感染所有或多数易感人群后,病毒会自我消尽:假设公共防疫机制没能有效扑灭疫情,病毒蔓延感染多数易感者,感染过后人群普遍获得免疫力,病毒失去生存空间而自我消尽。这个过程不排除造成大规模人群患病甚至死亡,出现类似于1918年流感大流行灾害的情形。
(三)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变成一种常见病毒,成为新常态存在: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及隐性感染的存在,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难度远大于SARS 和MERS,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常见病毒,并成为新常态存在。2009年的新型 H1N1 流感病毒即如此,它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造成约30万人死亡以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流感季节的常见病毒。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热门诊与定点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颁布及实施,后经多次修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及附则共9章80 条,对我国传染病防治的各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CDC)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事业的权威机构,在各县级及以上政府均设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
发热门诊是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传染病期间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主要是具有隔离病房或病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除重症患者不能移动外,确诊患者均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和隔离。
十六、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导和协调机构。它负责拟定全球卫生研究议程,制定规范和标准,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WHO 成立于1948年4月7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共有6个区域办事处和150个国家办事处。WHO的目标是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未来。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由WHO发布,指的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PHEIC 由国际专家所组成的 WHO 突发事件委员会,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 2005,IHR(2005)]进行评估和确定。
自2009年以来,共计有六次PHEIC事件,分别是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2018—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以及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些事件都是临时性的,需要每隔三个月进行复核。
十七、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事项
咳嗽和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可散布到大约2米范围内的空气中,周围的人可因吸入这些飞沫而被感染。因此要注意:一是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部位(而不是双手)遮掩口鼻。二是把打喷嚏和咳嗽时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三是打喷嚏和咳嗽后最好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十八、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怕热,在56℃条件下30分钟就能杀灭病毒;含氯消毒剂、酒精、碘类、过氧化物类等多种消毒剂也可杀灭该病毒。皮肤消毒可选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注:黏膜用碘伏或其他黏膜消毒剂)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粉/泡腾片)配制成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十九、疫情期间口罩的选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医用防护口罩(例如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二十、正确戴口罩的方式
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能。要分清楚口量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面,内面应该贴着口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口罩要定期更换,不可内外面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
二十一、近期来自武汉的人员(或接触过武汉的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
近期两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14天内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人,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旅行或接触情况,以便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控制措施。
二十二、去人群聚集场所要注意采取的防护措施
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如必须前往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以降低接触病原体的风险,前提是选择正确的口罩并正确佩戴。同时应尽量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区以降低感染风险。
二十三、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寒冷季节,也是流感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勤洗手 ,保持手卫生。二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三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刀具要分开,不吃生的或没煮熟的奶类、蛋类、肉类 。四是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尤其是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五是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不要吃野味以及光顾提供野味的餐厅。六是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群集中地,必要时可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七是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特别是发病前两周内去过武汉或接触过相关人员,应戴上口罩及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情况。
二十四、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2.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二十五、正确面对疫情大背景下的不明舆论信息
疫情面前,媒介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那就是传播方式和路径向移动端和视频平台转移,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和快速化。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也正因此,每个人既应该多一份责任,也要多一些定力。 我们理应心存谨慎,但不应传播恐慌;我们要对信息敏感,但不能未经思考就“随手转发”。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不传谣、不信谣,我们就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正能量。
二十六、准确理解《山东体育学院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要求
根据学校下发的《山东体育学院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精神,要求全体学生(包括济南籍和日照籍生源)不得提前返校,从湖北返校的师生须自觉居家隔离14天;全体师生必须按照要求坚持日报制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向学院相关人员如实报送情况,有则报情况,无则报平安,突发情况必须及时如实上报,并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做到不漏报、瞒报;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另行通知安排;禁止在寒假期间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或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