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到21日,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学院传非遗,振乡村,践行初心使命社会实践团来到山东省聊城市柳林镇开始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7月16日大家到达山东省聊城市柳林镇王凡庄村,村民们为我们表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船”,表演讲述了一位凡姓男子带妻女给北京运输贡砖时途中的场景,传承人们用惟妙惟肖的动作将几百年前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随后传承人还为我们展示了非遗传承的文化和历程。
现在“花船”已经成为村子里的重点项目,传承人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城里去做演出,聊城市文艺局也是非常的重视此项目,但老人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把这个项目发扬的更加光大,不仅仅只是聊城市的人们知道,更希望济南市,乃至山东省都可以欣赏到他们的演出。这个项目传承了33代,老人们年纪越来约大了,很多动作也是有心无力,更希望有年轻人可以加入传承人的队列中,将这份文化延续下去。
得知“花船”故事中制作贡砖的地方离村子不远,我们第二天上午参观了位于临清市的贡砖制作地——鳌头矶。鳌头矶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里面现存的贡砖极具历史韵味。
当天下午我们拜访了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子女,听他们讲述了老英雄的生活故事及昔日的光辉事迹,同时给我们展示了老英雄所获的荣获的奖章(部分)。奖章虽以褪色,但老英雄在外面心中的形象依旧伟大。
7月18日一早,通过询问村支书,了解到有一户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党员,大家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薄弱力量,一起帮助老人打扫庭院,收拾屋子。
适值农忙期间,同学们在午后自发组织帮助村中年纪较大的老人下地为庄稼施肥,施肥在庄稼人口中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上力量”,忙碌了一下午的时间回头看看田地,无不感叹粮食来之不易。
7月19日,同学们发挥自己所学与特长,给村中小朋友们普及了体育知识与文化,当天下午便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了跆拳道、散打等体育运动,最后又向小朋友们宣传并表演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舞狮,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7月20日,我们离开村子前往临清市文化馆,参观了季羡林先生和张自忠将军的纪念馆,瞻仰了一代文学大师与一代英雄将领生平事迹,深受感动与激励。
这次三下乡活动大家都学到了很多,也见识到了很多,中华文化有很多精华依旧“埋藏”在一隅,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力量,通过广大大学生的力量,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重现大家的视野中,这不仅仅是对国家文化的保护,更是对现代大学生能力的一种考察考验。